第1387章 荀攸的请求!
“两位爱卿,以尔等之见,孤这一次应不应该前去会盟?”
……
魏公曹操的这一番话,没有人能够回答,毕竟这一次不同于前一次会盟,前一次关东诸国为了伐秦,彼此都是统一战线。
算需要防备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危险,但是这一次,不是关东诸国的会盟,而是由秦王嬴斐提出的会盟。
这样一来,意味着这一次会盟的风险,将会是极大的。
毕竟彼此双方刚刚经历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不管是秦国还是关东诸国都伤亡惨重。
特别是魏公曹操作为始作俑者之一,关东联军的统帅,自然是秦王嬴斐最想要斩杀的一个人。
……
心念头闪烁,一时间魏国武想到了很多,沉吟了片刻,丞相程昱,道:“禀君,高祖曾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臣以为应当会盟。”
……
见到丞相程昱开口,算是心有所不安的荀攸,也不得不表态,道:“臣也附议!”
见到丞相程昱与军师荀攸的表态。魏公曹操小眼睛里掠过一抹精光,他没有想到这两个人的想法,会和他一致。
心念头闪烁,沉默了许久,魏公曹操方才将手的书信递给了军师荀攸,道:“这是秦王托使者带来的书信,两位爱卿可以看一看。”
“轰……”
接过魏公曹操递过来的书信,荀攸脸色狂变,一时间苍白如纸,连一直明亮有神的目光也在这一刻暗淡了下来。
“加强央集权,分置百官……”
心念头闪烁之余,荀攸将手的书信递给了丞相程昱,但是他心的震撼依旧存在,像是平地一声雷,动荡起万里。
荀攸号称谋主,自然而然拥有极高的眼光与才华,他自然清楚大幕的这一系列变化,出自谁的手笔。
因为他心里清楚,光凭借轲能,根本没有这样大的手笔,或者说鲜卑的智商,还想不到这样繁琐的改革。
他更加明白,他的族叔荀彧在西鲜卑,两个人自幼一起待在颍川,然后又同时为官魏国。
荀攸自然清楚荀彧的手段,根本不需要猜测,也不需要别人告诉他,他清楚这件事是荀彧的手笔。
一想到这里,荀攸脸色巨变,他心里清楚,秦王嬴斐这一次诸侯会盟,是为了防备大幕的东西鲜卑。
同样他也清楚,一旦西鲜卑完成央集权,轲能一人独享大权,这样一来,对于原各国的巨大威胁。
“君,若是秦王的这一纸书信不假,臣以为大幕有原智者为西鲜卑单于轲能出谋划策!”
这个时候,丞相程昱也是看完了书信,他心里清楚,除了原智者出谋划策之外,大幕根本不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这一刻,他也能够理解秦王嬴斐突然之间,为何一反常态,想要会盟诸侯于洛阳了。
因为一旦西鲜卑完成变革,到时候轲能完全有实力兼并东鲜卑,这样一来,轲能的实力将会远超檀石槐以及冒顿。
这对于原大地的冲击,简直可以说是无与伦。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魏公曹操对于丞相程昱的话,不置可否,随及他将目光转向了脸色苍白的荀攸。
“公达,对于这件事,你有何话说?”
程昱是不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他的猜测虽然**不离十,但是还是差一点。但是魏公曹操相信,荀彧在大幕的消息,荀攸一定清楚。
甚至于从一开始,这本来是荀氏叔侄的布局。
这个时候,他需要一个解释,同样也需要荀攸的表态。
因为荀彧这样做,已经是原的罪人,不管是为了大义之名,还是身为原人的本质,他都必须要与荀彧断绝关系。
迎着魏公曹操凌厉的目光,荀攸沉默了许久,方才朝着魏公曹操,道:“若是臣所猜不差,这一手笔十有**出自族叔。”
“轰……”
魏公曹操与荀攸心里有所了解,造成的冲击并不大,是以,才能保证冷静,但是一旁的程昱脸色大变,不敢置信的目光看向了魏公曹操。
他可是清楚荀彧的大才,也清楚颍川荀氏大变之后,名震一时的荀彧消失不见的消息。
只是他没有想到,荀彧居然会选择北大幕,毕竟在这个时候,距离汉高祖刘邦高呼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年代并不久远。
这个时候的原人,特别是原士子,是高傲的。他们对于除了原以外的异族根本看不在眼。
蛮夷之地而已!
在这个时代,原人的脊梁还是直的,还没有那种外国的月亮较圆的无知之辈。
……
“孤也猜测轲能身后的这个人,十有**是荀彧,秦王嬴斐孤很了解,他绝对不会在这件事情隐瞒。”
说到这里,魏公曹操眼底掠过一抹骇人杀机,深深的看了一眼两个人,道:“对于这件事,两位爱卿以为该当如何是好?”
纵然心杀机炙热如狂,但是魏公曹操不能一意孤行,他心里清楚,这件事与军师荀攸有着极大的关系。
不管是他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要妥善处理,绝对不能引起太大的反弹。
……
随着魏公曹操开口,大殿之的目光全部落在了荀攸的身,这一刻,不论是魏公曹操,还是丞相程昱都沉默了下去。
他们心里清楚,这件事情只有荀攸做出了决定,他们才能开口。
察觉到两个人的目光,沉吟了良久,荀攸心里清楚这一次他必须要做出选择了,要不然,原之大,荀氏都将无处可去。
心念头闪烁,荀攸朝着魏公曹操,道:“不管这件事的幕后黑手是谁,我们都不能坐视西鲜卑完成央集权。”
“要不然,这对于尚未统一的原,将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至于那个幕后黑手真是族叔,臣肯请到时候君放他一条生路。”
“嗯。”
点了点头,魏公曹操,道:“孤知道了,军师,丞相,两位爱卿立即准备会盟事宜,此事我魏国绝不容辞。”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