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节目录

    -
  • 阅读设置

    主题:
    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黑体
    字号:
    14px 16px 18px 20px 22px 24px 26px 28px
  • 国策
  • 目录

  • 设置

  • 书架

  • 手机

国策 作者:闪烁 更新时间:2024-07-26 09:40:16 本书:633.27万字 本章:5222字
  • 第1249章 新兴时代

  •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十五章  新兴时代

    自纪佑国之后,共和国的数位国家元首中。民众对顾卫民的评价最低。

    客观的讲,顾卫民不是没有政治才能,而是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换句话说,顾卫民一直没有能够摆脱王元庆的影响。别的不说,共和国民众在评价国家领导人的功绩时,总会拿顾卫民跟王元庆做对比。虽然这种淳朴的价值观有些道理,但是民众在做对比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顾卫民与王元庆所处的时代背景。不管怎么说,王元庆的成功建立在纪佑国与赵润东打下的基础之上。所谓盛极必衰,当王元庆将共和国推上21世纪前半叶的巅峰时,不管接任的是顾卫民、还是颜靖宇,都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甚至不大可能保住王元庆的成就。正是如此,在评价顾卫民的时候,几乎所有民众都认为顾卫民是个守成有余、进取不足的国家领袖。实事求是的讲,顾卫民能在王元庆之后做到“守成有余”已经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了。

    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很多人忽视了顾卫民取得的功绩。

    别的不说,中东战争就足以让顾卫民受到尊重。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中东战争与顾卫民几乎没有关系,因为指挥中东战争的是裴承毅、而在后方配合的是李存勋。就连外交工作也是由阎尚隆负责的,但是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与共和国军队最高统帅,如果没有顾卫民的支持,不管是裴承毅还是李存勋,都不可能随心所欲的指挥军队作战,也就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从影响上看,中东战争的重要性不在印度战争之下。

    虽然共和国军队没有取得全部胜利,但是作为第一场远离共和国本土,而且基本上与共和国的国家利益没有关系的战争,能够取得部分胜利,完成战前订下的目标,已经算得上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看得更加长远一些,就能发现,中东战争是共和国与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的第一步。

    所谓万事开头难,能够走好第一步,肯定是巨大的成功。

    作为过渡型领导人,顾卫民的最大成就不在对外征战上,而是在国内建设上。当初王元庆选顾卫民做接替人,就是因为顾卫民拥有不错的行政能力,在管理国家上肯定比颜靖宇好得多。

    问题是,顾卫民绝对不是王元庆那样的“改革家”。

    从担任国防部长期间的表现就看得出来,顾卫民是一个擅长处理小问题,却不擅长把握大方向的行政型领导人。要不然,赵润东当初也不会把他放在国务院总理的位置上,王元庆更不会让他去处理政治改革遇到的众多小麻烦。

    执政10年,顾卫民最大的成就就是“青山绿水计划”。

    虽然这是一件为国为民的好事,还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更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与拥护,但是归根结底,这是一件需要花很大的经历来解决各种各样的小问题,重在落实的行政事务,而不是开拓性的重大改革。

    必须承认,“青山绿水计划”改变了整个共和国。

    往好的方面说,该计划可以看成是由纪佑国发起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延续,或者说是演变升级。事实上,这也就是对“青山绿水计划”的最高评价。虽然该计划惠及每一个共和国公民,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并没从根本上解决共和国的问题,也没有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指明方向。

    也许有人认为,建设好家园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在30年前的话,这么做没有错。毕竟30年前的共和国还没有受到人口老龄化困扰,也能依靠自身建设获得发展动力。随着共和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突出,怎么也不可能走回头路。对共和国来说,出路就是霸占世界产业链的顶端,用全世界的资源支撑起中华民族的未来。实际上,这也正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策略,通过控制科技、金融与文化制高点。从全球掠夺资源,让仅占全球人口5%的美国人过上极端奢侈的生活,并且通过金融风暴、经济危机等等方式向其他国家转嫁美国社会矛盾,维持美国社会的正常发展。虽然在21世纪初,几乎所有人多认为,就算共和国能够取代美国,也不可能走上美国的老路,因为地球上的资源就这么点,而共和国的人口又是美国的数倍,如果共和国公民都像美国人那样铺张浪费,肯定会耗光全部资源。但是电力**之后,再也没人怀疑共和国将取代美国,而且会成为美国那样的国家。原因很简单,随着技术进步,制约人类文明发展的能源问题得到了解决,哪怕共和国的人口一直维持在10亿左右,也不需要为资源问题担忧。

    正是如此,共和国才要在对外扩张上表现得如此积极。

    也正是如此,共和国才要在改革上锐意进取。

    可以说,对进入21世纪40年代的共和国来说,已经很难依靠自身改革来推动国家快速前进。事实上,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共和国当局就在努力建立一个共和国为核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而在印度战争之后,该体系已经成型。也就是说,就算共和国当局想以内部发展的方式来推动社会进步,也得高度重视海外市场。更重要的是,政治改革之后,共和国的权力结构体系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虽然元首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在重大问题上仍然拥有最高决策权,但是随着全体代表大会的立法权得到体现,政治协商大会的获得参政权,很多国家大事都需要获得代表的支持,不然的话,在中东战争之前,顾卫民也不用到全体代表大会申请战争授权。如此一来,那些已经在经济改革中获得好处的民族资本家,特别是拥有强大实力的民族企业家获得了政治权,并且能够根据自身利益表达政治意愿,左右共和国的政治决策。

    由此可见,即便顾卫民想把重点放在国内,代表大会里的那些代表也不会同意。

    正是如此,顾卫民全力推行的“青山绿水计划”才没有王元庆搞的政治改革那么引人瞩目,甚至不太为人所知。

    当然,顾卫民在执政期间的贡献不仅仅是一个环境工程。

    如果说让共和国公民印象最深刻的事件,肯定是2042年的换届选举中,顾卫民与叶致胜的直接竞争。

    前面提到过,这是共和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元首选举。

    更重要的是,这次选举开了先河。

    虽然在接下来的5年间,顾卫民仍然没有着力推行政治改革。甚至刻意回避推动第二轮政治改革,但是叶致胜在2042年的行动让很多人相信,不管顾卫民是否愿意,5年后的选举肯定会更加激烈。

    事实也确实如此。

    2047年初,全体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大会选举的时候,很多参选代表就高调宣称,将在国家元首选举中为支持他们的选民说话,选出一位最有能力领导共和国,也最能为共和国公民服务的国家元首。

    接下来,除了颜靖宇高调宣布参选之外,叶致胜与帅永康先后宣布参选。

    到选举正式开始前的几天。连阎尚隆都加入了竞选行列。

    当阎尚隆宣布参与国家元首的角逐后,就连共和国的新闻媒体都感到非常震惊。要知道,阎尚隆就是一个没有野心的外交家,当了10年的总理,几乎没有过问国家内政,只是一心一意的处理外交事务。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当国家元首的野心呢?问题是,阎尚隆确实参加竞选,而且得了中央代表团的支持。

    因为有4位具有强大实力的候选人,所以没有安排那些用来凑数的参选人。

    可以说,这是共和国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一场选举。

    作为中央代表团的代表,裴承毅参加了选举工作。

    虽然颜靖宇的支持率最高,但是谁都知道,在叶致胜、帅永康与阎尚隆的夹击下,颜靖宇不可能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按照共和国的选举法,如果任何一位候选人都没有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就将由得票最多的两位候选人进行第二轮角逐,并且得票多的胜出。因为在第一轮选举中,颜靖宇仅仅获得了42%的选票,而其他三位候选人都没有得50%以上的选票,所以选举进入了第二轮。

    这个时候,阎尚隆参选的意义才显现了出来。

    因为阎尚隆也是中央代表团推举的竞选人,所以分散了可能投给帅永康的选票。到第二轮选举的时候,因为阎尚隆仅获得了13%的选票,所以没有资格参与竞争。随着他在第二轮选举前公开表示支持颜靖宇,所以第二轮选举中,颜靖宇至少额外获得了大约11%的选票。算上原本就有的42%的选票,颜靖宇当选几成定局。事实上,第二轮选举中,颜靖宇的得票率达到了69%,也就是说,在阎尚隆表态、颜靖宇当选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原先支持叶致胜与帅永康的部分代表改变了决定。

    不管怎么说,这场选举有非常浓厚的政治斗争味道。

    直到选举结束,很多人都没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实际上,只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阎尚隆完成了他的最后一个使命。

    毋庸置疑。阎尚隆是王元庆安排在顾卫民政府中的一颗重要棋子,而且是伪装得最好的一颗棋子。别说其他人看不出来,直到2047年的选举开始前,也就是阎尚隆宣布参加角逐共和国元首之后,顾卫民才知道他是王元庆的人。

    不是顾卫民看不来人,而是阎尚隆隐藏得太好了。

    在10年总理期间,阎尚隆不但没有反对过顾卫民的治国政策,在中东战争期间,甚至支持顾卫民的不干涉政策。正是如此,顾卫民一直认为阎尚隆是个单纯的外交家,或者说在中央政治斗争中保持中立。当然,这也与阎尚隆的身份有关。作为外交家,阎尚隆与其前任黄国巍一样,在担任外交部长期间都没有参与中央内部斗争。因为没有打下基础,所以在当上国务院总理之后,阎尚隆表现得非常低调。在顾卫民看来,王元庆安排他出任总理,除了外交上的考虑之外,与没有其他合适人选也有关系。

    正是这一疏忽,让顾卫民的如意算盘落了个空。

    虽然从2047年的局势来看,顾卫民精心栽培的帅永康肯定不可能成为国家元首,但是顾卫民全可以通过与叶致胜合作为帅永康提供帮助。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让叶致胜承诺在当选后提名由帅永康出任国务院总理,作为交换条件,帅永康将在第二轮选举中宣布支持叶致胜。如此一来,只要颜靖宇没有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半数以上的选票,就很难在第二轮选举中获胜。

    事实上,如果不是阎尚隆半路杀了出来,叶致胜确实很有可能当选国家元首。

    换个角度看,必须承认王元庆太有远见了。

    如果没有足够长远的目光,王元庆肯定不可能在10年前就让阎尚隆埋伏下来,并且在最为关键的时刻发挥最为关键的作用。

    不管怎么说,这场斗争最终以颜靖宇胜出结束。

    问题是,2047年的颜靖宇已经不是2037年的颜靖宇了。

    10年前,40多岁的颜靖宇斗志昂扬、意气勃发,是位名副其实的改革家,或者说是社会改革的斗士。经历了10年的风吹雨打,特别是在这10年中遭遇的种种困难,颜靖宇不但成熟了许多,也稳重了许多。

    当他在2047年8月初以共和国元首的身份走上全体代表大会的主席台时,最能让人联想到的就是20年前的王元庆。准确的说,是2032年再次当选国家元首、站在这个位置上的王元庆。

    用CNN在报道颜靖宇当选共和国国家元首时的话来说,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颜靖宇欠缺的就是每一位优秀政治家都应该具备的卓越功勋。

    也就是说,颜靖宇已经具备了成为卓越政治家的全部基础条件。

    问题就在这里,2047年的共和国需要一位像颜靖宇这样的领袖吗?

    虽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顾卫民执政的10年间修身养性之后,共和国已经具备了再次扩张的基础与潜力,2041年的中东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用一些欧洲新闻媒体在评价颜靖宇当选时的话来说,共和国能够在中东战争期间击败强大的美军,并且将库尔德斯坦地区从土耳其分割出来,就有能力在其他地区挑战美国,问鼎世界霸权。从现实情况来看,随着顾卫民推行的“青山绿水计划”的成果逐步显现出来,共和国经济再次进入快车道,制约共和国对外扩张的经费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所以共和国完全有可能在颜靖宇执政期间,再次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但是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就算2047年时的共和国拥有对外扩张的实力,也必须考虑另外2个问题,一是共和国公民是否支持对外扩张,二是有没有合适的扩张理由。

    相对而言,后者更加重要。

    持续近30年的生育鼓励政策,到2047年的时候,共和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有所缓和,特别是在2045年到来的婴儿潮(应的就是从2017年开始实施的生育鼓励政策)为共和国注入了新的活力,按照一些调查机构与统计机构估计,再过5到10年,共和国的人口结构就会有所改善,到2065年之前,也就是在婴儿潮中诞生的这一代人逐步成为社会主要劳动力之前,共和国缺乏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年轻人。也就是说,到2055年左右,共和国的人口数量将首次见底,减少到大约8亿人,到2065年左右将再次恢复增长,并且在经过10年的快速增长回复到10亿人口的时候,增长速度将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即千分之二左右的增长率。因为到2065年左右,美国的人口将达到7.5亿,而到2075年,美国的人口肯定会突破10亿,所以相对而言,共和国在2065年有8亿人口与在2075年有10亿人口都比较合适。

    对共和国当局来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由婴儿潮带来的问题。

    也就是说,共和国从上到下,都得为资源奋斗。受劳动力成本、环保政策、公民消费意识等等因素影响,几乎所有共和国公民都支持从国外进口资源,而不是花大力气开采国内的资源。如此一来,共和国就得在对外扩张上有所作为,并且取得足以让民众维持现有生活标准的收获。

    换个角度看,共和国民众能够接受中东战争中的巨大伤亡,就是这种对外意识的表现。

    对共和国当局来说,真正需要的,还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cc

  • 阅读提示:按键盘方向左键(←)向前翻页,按键盘方向右键(→)向后翻页,按键盘方向上键(↑)向上滚动,按键盘方向下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