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节目录

    -
  • 阅读设置

    主题:
    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黑体
    字号:
    14px 16px 18px 20px 22px 24px 26px 28px
  • 国策
  • 目录

  • 设置

  • 书架

  • 手机

国策 作者:闪烁 更新时间:2024-07-26 09:40:16 本书:633.27万字 本章:5351字
  • 第1126章 战斗单位

  •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三十八章  战斗单位

    作为陆军上将,裴承毅自然更加关注陆军的建设情况。

    印度战争期间。共和国陆军有14个主力军,相当于50个战斗旅、20个炮兵旅与20个支援旅,总兵力超过50万。印度战争后,陆军率先裁军,按照新的标准进行整编,即只保留10个战斗旅、10个炮兵旅与10个支援旅,总兵力20万的标准重新组建作战部队,并且调整了3类作战部队的职能与编制。

    战斗旅的职能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主力战斗部队。以往,根据不同的性质,各战斗旅的人数在4500到6000之间,比如空降旅的总兵力为4544人、空突旅为4758人、步兵旅为5427人、机步旅为5672人、装突旅为5842人、装甲旅为6031人。改编后,首先是战斗旅的种类大为缩减,仅剩下了空降旅、步兵旅与装甲旅;其次是编制规模大大增强,空降旅的总兵力为6444人、步兵旅为6874人、装甲旅为7224人;最后就是战斗旅的专业职能部队大为增强,各旅的非战斗人员占总兵力的30%左右。由此可见,针对战斗旅的改编只有一个目的:增强独立作战能力。

    炮兵旅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但需要承担传统的炮火支援任务,还要担负起其他火力掩护部队的任务,比如为作战部队提供野战防空掩护,甚至得承担起战术情报支援任务。总体而言。炮兵旅的主要使命就是执行用不着战斗旅、支援旅又无法完成的任务,为作战部队提供各种直接作战支援。编制方面,炮兵旅采用了相对灵活的编制方式,即平时仅有基本部队,到战时才根据作战需要编入加强部队。一般情况下,1个炮兵旅中设1个炮火支援指挥部、1个防空掩护指挥部、1个特种战术指挥部与1个后勤保障指挥部,和平时期各指挥部下设1到3个营的兵力,参战之前再根据作战需要适当增强作战力量,比如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在1个旅中编入18个炮兵营(数量由炮火支援指挥部的指挥通道数量决定,如果指挥系统升级,则能编入更多的炮兵营)、6个防空营、3个战术情报营(实际上就是跟随作战部队行动的特种部队或者由战术司令部派来的特别侦察部队)与12个后勤保障营,使总兵力超过15000人。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炮兵旅会同时兼顾几个方面,因为没有任何一支作战部队做到面面俱到。即便战场情况恶劣,需要面面俱到,指挥官也应该首先考虑部署更多的炮兵旅,而不是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如此一来,炮兵旅的战斗编制往往会侧重某个方面,总兵力控制在6000人左右,最多不会超过8000人。

    相对而言,支援旅的改编工作才是重头戏。

    按照传统定义,支援旅就是后勤旅,专门负责非战斗任务。事实上,支援旅的首要职责也是负责作战与直接支援作战之外的非战斗任务,但是与传统相比,改编后的支援旅更注重配合作战能力。说简单点。支援旅的位置向前挪了很大一截。

    作战行动中,冲在最前面的肯定是战斗旅,随后是炮兵旅(射程达到数百千米的电磁炮大规模装备部队之后,炮兵旅往往会靠后部署,不再跟随战斗旅冲锋陷阵),再往后才是支援旅。战斗中,首先由战斗旅在炮兵旅等火力支援部队的掩护下攻击敌人,并且占领敌人的阵地,肃清残敌之后,战斗旅会停止前进,在短暂休整的同时,由支援旅提供补给,然后再发动进攻。按照新的编制方式,支援旅将紧随战斗旅行动,一般情况下,做到一对一的定点保障。更重要的是,如果有必要,比如需要保持足够的进攻强度、也就是进攻行动不能停下来的时候,战斗旅将不再负责肃清残敌的任务,将由支援旅清扫与控制战场,同时为战斗力提供保障。

    毫无疑问。支援旅就是作战部队的力量倍增器。

    随着增添了作战职能,支援旅的地位迅速提高。别的不说,一般情况下,1个支援旅中至少会有1个战斗营,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够配备数个战斗营。因为支援旅靠前部署,随时有可能与敌人遭遇,所以非战斗人员的武器配备也得到了加强。为此,共和国陆军投入数十亿元为10个支援旅的大约55000名非战斗人员各采购了1支单兵自卫武器,这是陆军在第三次军事改革期间采购的唯一一种新式步兵武器。

    由此可见,支援旅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准战斗部队。

    按照总参谋部在2037年初制订的最新作战守则,在采用一对一的定点保障方式时,支援旅有义务为战斗旅提供补充兵力。也就是说,在战斗激烈的时候,如果无法及时获得补充的作战人员,战斗旅可以从支援旅借人。因为战斗旅本身就是一类战斗部队,在战场上拥有有限通过与有限获得权,所以支援旅必须听从战斗旅的指挥。事实上,战斗旅的旅长一般都是陆军准将,而支援旅与炮兵旅的旅长则大都是陆军上校。由此就看得出来,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战斗旅可以无条件的动用支援旅的资源。

    新的编制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一加一加一”的编制方式,即1个战斗旅、1个炮兵旅与一个支援旅组成一个完全独立的战斗单位,即所谓的“战斗单位”。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够单独应付小规模的局部冲突。虽然看上去,“战斗单位”中的前线战斗人员只有总兵力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20万主力部队中,只有大约7万是战斗人员,共和国陆军的战斗力必将大大降低。但是按照总参谋部的推演结果,新的编制体系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共和国陆军的战斗旅,准确的说,是进攻能力。

    因为没人相信7万作战部队顶得上以往的14个野战军,所以陆军官兵、特别是高级将领对新的编制体系非常不满,甚至有人公开宣称,特种部队出身的项铤辉正在把共和国陆军变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种部队。

    毋庸置疑,这句话绝对不是在赞扬项铤辉。

    事实上,陆军将领除了担心战斗力下降之外,最大的担忧就是位置不保。要知道,改变前有14个军长,而改编后只有10个“战斗单位”。也就是说,就算平级调动,也将有4位军长“失业”。因为整个指挥体系都在瘦身,加上下任总参谋长来自海军,所以多出来的4位军长很难获得升迁的机会。说直接点,就是有4位军长必须在达到最高服役期限之前退役。毫无疑问,哪怕是混得最差的军长也不希望在必须退役之前退役。不管怎么说,作为指挥几万名官兵的一军之长,算得上是一方霸主了,肯定是很有事业心的人。对这些50岁左右的军人来说,让他们退役,等于夺走了他们的生活目标。没人愿意退役。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没人支持新的编制体系。

    针对这个问题,项铤辉采用了各个击破的策略。

    严格说来,在推行军事改革之前,项铤辉就展开行动了。

    印度战争结束后不久,项铤辉就召开了陆军高层会议,在宣布即将启动第三次军事改革的消息之后,他跟14个军长逐个“谈心”。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就在这个时候,项铤辉就向凌云霄、江晚承、罗少鹏、杜子岐与蹇柄彪等少将许愿,保证他们能在改革之后继续担任军长级职务,也就是“战斗单位”的指挥官。也就是说。这些人在改革初期反对进行编制改革,肯定是项铤辉故意安排的,其目的无非是要借此机会让董承芳、唐应龙、曲茂康与蔡岁康等一批上了年纪的中将选择退役,为年轻人留出发展空间。为了安抚这些中将,项铤辉不但给予了他们足够的荣誉,还让他们先后晋升为陆军上将。也就是说,让他们取得了和平时期军人所能得到的最高军衔。

    对付将领只是一方面,要推动改革,还得让全军官兵心服口服。

    2036年底,第一个“战斗单位”完成全部训练之后,项铤辉亲自安排了一次高强度对抗演习,让凌云霄指挥的“战斗单位”对抗傅卫民指挥的39军。因为“战斗单位”从诞生的那天开始就是为了进攻,所以演习中,凌云霄主攻,傅卫民主守。虽然这让人觉得不太公平,毕竟39军也是一支擅长进攻的部队,但是仍然没有多少人看好“战斗单位”,因为39军的兵力是“战斗单位”的2倍,装甲力量也多得多,在以防御为主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把握顶住“战斗单位”的进攻。

    演习结果确实如此吗?

    根据当时的相关新闻报道,在仅仅持续了48个小时的演习中,“战斗单位”以毫无悬念的优势击败了39军。虽然报道中没有提到具体情况,比如“战斗单位”如何取胜,39军败在什么地方,但是“毫无悬念”足以说明问题,不是39军的官兵没有尽力,而是根本打不过“战斗单位”。

    正是这次演习,解决了陆军改革的主要问题。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其余9支战斗单位陆续组建完成,并且接受了全套训练。

    到2040年底,10支战斗单位都已拥有完备战斗力。

    因为按照新宪法的规定,陆军主力部队将不再承担战争之外的其他责任,所以10个战斗单位全都部署原离城市的陆军基地内,其中4个战斗单位部署在海外(由凌云霄指挥的第一战斗单位部署在巴基斯坦的拉合尔,由罗少鹏指挥的第二战斗单位部署在印度的维沙卡帕特南,由李继先指挥的第三战斗单位部署在柬埔寨的西哈努克市。由杜子岐指挥的第四战斗单位部署在琉球的那霸),6个战斗单位部署在国内(由江晚承指挥的第五战斗单位部署在辽宁省,由蹇柄彪指挥的第六战斗单位部署在河南省,由商雪韵指挥的第七战斗单位部署在台湾省,由王学平指挥的第八战斗单位部署在广东省,由傅卫民指挥的第九战斗单位部署在新疆自治区,由李东石指挥的第十战斗单位部署在四川省)。以往需要由野战军完成的国内任务均交给了武装警察部队,比如拱卫首都的重任就与战斗单位没有关系,39军的编制从此撤消(事实上39军的衣钵已经由第九战斗单位继承了下来)。

    这一变化,反映出了第三次军事改革的主要思想,即提高正规军的职业化程度。

    对拥有10亿人口与上千万平方千米国土的共和国来说,供养20万正规军不算多,如果连这20万部队都无法全力为战争做准备的话,共和国陆军的战斗力肯定有问题。早在半岛战争期间,共和国的军事体制就受到了挑战。当时在第一次战役之后,各主力部队损伤惨重,继续补充作战人员,而从二线抽调的作战人员压根就无法适应战场,导致包括54军在内的好几支野战军必须用更多的时间进行休整。在此之后的第二次军事改革格外强调了正规部队的作战能力,并且提高了二线部队的训练水准,才使共和国陆军在印度战争期间发挥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但是仅仅提高训练水准是治标不治本应急办法,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得从编制上着手。

    作为陆军的中坚力量,20万主力部队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

    用项铤辉在向陆军官兵解释第三次军事改革的重要性时的话来说:20万主力作战部队必须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打赢一场除了世界大战之外的任何程度的地区性战争,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共和国陆军就算不上全球头号陆军,共和国陆军的改革就没有取得成功,必须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

    不管共和国陆军算不算得上是世界上头号陆军,用20万部队打赢任何激烈程度的地区战争不算太高的要求。

    用外界的评论来说,如果共和国不急于取胜,并且更加合理的使用兵力,在印度战争期间,20万地面对也能击败印军。当然,前提条件是,第三次军事改革提前5年进行,并且在印度战争爆发前取得全部成果。

    作为大国陆军,仅有20万主力部队肯定不够。

    虽然在某些人看来,第三次军事改革中,陆军就是用“战斗单位”取代了原来的野战军,但是这绝不是简单的替换,而是总体战斗力的提升。按照项铤辉提出的改革方案,与“战斗单位”配套的二线部队,也就是“机动单位”才是原野战军的对应部队。也就是说,14个野战军中除掉20万精锐人员之外,剩余的大约30万官兵成为了陆军的二线部队,而原先的二线部队改编为预备部队。因为“机动单位”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国内安全,所以需要承担一些社会义务,比如守卫重要军事设施、军事基地、战略仓库等高价值的战略设施,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参与救灾、救火等社会活动。最重要的是,“机动单位”是由野战军直接演变而来,除了番号有所变化之外,编制体系并没发生多大的变化,甚至连指挥体系都与以往一模一样,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机动单位”能够随同“战斗单位”一同执行作战任务,或者为“战斗单位”提供兵员。说简单一点,“机动单位”就是“战斗单位”的战略预备队,是共和国陆军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新的编制体系,赋予了共和国陆军更加灵活的作战能力。

    事实上,正是需要更加灵活的作战能力,才对编制做了调整。

    用项铤辉的话来说:印度战争之前,共和国陆军一直在家门口作战,而且往往有十分明确的目标,为战争做了充足准备,能够依托本土庞大完善的交通系统,因此在战斗中无往不胜;印度战争之后,共和国陆军必须走出家门,到更远的地方去作战,再也无法依托本土的基础设施,必须具备更加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与战略机动能力,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战胜更加强大的敌人。

    由此可见,“战斗单位”确实是最适合未来战争的地面部队。

    除了非常强大的独立作战能力之外,战斗单位的战略机动能力也非同一般。在标准配备的情况下,一个战斗单位的兵力在2万人左右,各类武器装备与持续作战1星期所需的作战物资的集成总质量在30万吨左右,能够由1支拥有8艘战略投送舰的运输部队送往世界上的任何一座港口,并且在到达之后的12个小时内形成基本战斗力,在24小时内形成全部战斗力。如果由80架Y运输机进行空运,能够在24小时内将战斗旅投送到2500千米外的战区,在1周之内空运全部作战力量与作战物资。

    毫无疑问,“战斗单位”的战略机动能力足够强大。

    为了确保陆军的战斗力,除了在编制上着手之外,还得在装备上下手。

    严格说来,应该是有什么样的装备,才有什么样的部队。如果装备跟不上,即便编制再完善,也不可能拥有足够强大的战斗力。

    对共和国陆军来说,准备确实是个问题。

    cc

  • 阅读提示:按键盘方向左键(←)向前翻页,按键盘方向右键(→)向后翻页,按键盘方向上键(↑)向上滚动,按键盘方向下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