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节目录

    -
  • 阅读设置

    主题:
    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黑体
    字号:
    14px 16px 18px 20px 22px 24px 26px 28px
  • 国策
  • 目录

  • 设置

  • 书架

  • 手机

国策 作者:闪烁 更新时间:2024-07-26 09:40:16 本书:633.27万字 本章:5380字
  • 第928章 炮弹开路

  • 卷十  龙腾九天  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弹开路

    出任美国国防部长之后。杜奇威一直不肯承认自己是华盛顿的政客,不管是在老部下面前,还是在总统面前,杜奇威均以“脱掉军服的军人”自居。当他用政治家的思维断定鲁拉贾帕尼会调集新德里南面的数十万印军围剿北上的突击部队时,他已经是政客,而且是个不折不扣的政客。

    杜奇威猜得没错,鲁拉贾帕尼不会容许政权受到威胁,也就不会让新德里受到威胁。

    38军攻下埃达沃,准备向博帕尔进军的时候,印军却把矛头对准了已经到达阿格拉的突击部队。短短一个上午,鲁拉贾帕尼给负责新德里防御的古吉拉德下了三道命令,每道命令都是不惜一切代价阻击北上的突击部队。

    虽然古吉拉德不是政治家,但是他准确无误的执行了总理的命令。

    站在印度军人的立场上,也要拼尽全力保卫新德里,原因很简单,如果新德里在此时沦陷,哪怕只是遭到攻击,都将使印军士气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对于已经没有多少斗志的印军来说,如果士气甭盘,别说能不能守住新德里。包括博帕尔在内的其他战场上的印军肯定会放弃抵抗。

    必须将突击部队挡在新德里的大门之外。

    只有挡住突击部队,才能确保新德里万无一失,才能让印军官兵看到胜利的希望,才能继续战斗下去。

    鲁拉贾帕尼没有选择的余地,古吉拉德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一时之间,新德里方向上鸡飞狗跳,几十万印军把枪口对准了突击部队。

    这既是裴承毅希望得到的结果,又是他最不愿意目睹的场景。

    确认38军主力部队已经从占西南下之后,裴承毅把精力转向了凌云霄的突击部队。

    整个上午,突击部队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突破阿格拉的印军防线。

    虽然与凌云霄预测的差不多,阿格拉印军派了1个主力步兵师南下救援瓜廖尔,但是突击作战并未凌云霄想像得那么轻松。原因无二,阿格拉防线上的兵力密度非常惊人,派出去的又是担任预备队的步兵师,并未对防线造成多大影响。

    与夜间的轻松写意完全不同,仅在29日上午,突击部队就呼叫了4次炮火支援。

    炮火支援非常及时,也非常猛烈,只是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

    印军的防御阵地非常坚固,炮火过去之后,还没等突击部队动身,印军官兵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阵地上。因为没有炮兵随同作战,突击部队仅能依靠坦克与战车的火力,所以突击作战打得非常艰难,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

    打到中午,裴承毅主动替凌云霄调整了战术。

    因为38军将在夜间攻打博帕尔。所以留在占西的第3801炮兵旅与第3802炮兵旅白天没有战斗任务。按照裴承毅的命令,2个炮兵旅在12点30分投入战斗,与第775炮兵旅一同为突击部队提供炮火支援。

    多了两个炮兵旅,局面顿时转变。

    按照裴承毅的命令,凌云霄把突击部队收在了一起,主战坦克放在外围,步兵战车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步兵战车上配有能够打击防御工事的反坦克导弹),其他车辆则被围在中间。炮火打击开始后,突击部队再次冲上印军阵地。与前4轮炮火打击不同,3个炮兵旅分工合作,第775炮兵旅对突击部队前进路线上的印军阵地进行覆盖式炮击,38军的2个炮兵旅则用弹雨在突击部队两翼织成弹幕。因为突击部队的推进速度非常快,所以不需要考虑来自后方的威胁。

    用裴承毅的话来说,突击部队什么时候离开印军阵地,炮击就在什么时候结束。

    这种不计代价与投入的炮火打击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印军再顽强,也不可能凭血肉之躯对抗炽烈的炮火。别说普通步兵,在如此猛烈的炮火面前,印军的装甲兵也得退避三舍。180千克级炮弹能够摧毁半径50米范围内的所有软目标与半装甲目标,就算是主战坦克,只要直接命中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即便是近失也会导致电子设备与观瞄仪器损坏。

    炮兵的持续打击能力在这场战斗中得到了完美诠释。

    从12点30分到14点30分。炮击持续了足足120分钟,直到殿后的侦察兵离开印军阵地,炮击才嘎然而止。120分钟内,3个炮兵旅打出了55万发炮弹,投弹总量接近10万吨,相当于每个炮兵旅投掷了33000吨炮弹、每个炮兵营投掷了2357吨炮弹、每门电磁炮投掷了98吨炮弹,也就是说,平均每门电磁炮开火546次、平均每分钟开火4.55次。如此惊人的弹药投送量集中在阿格拉西面一块宽10千米、长20千米的区域内,弹药投放密度相当于每平方千米18万发,或者相当于每5.5平方米内落下1枚炮弹。

    炮击结束的时候,印军防御阵地已经面目全非,地面上积了一层厚达数厘米的石粉!

    如果不是到处都能找到炮弹留下的弹片,恐怕没人相信黑色的石粉下面就是印军防御阵地,甚至会认为那是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火山灰。

    炮击结束后不久,印军阵地上又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爆炸声,非常猛烈的爆炸声。

    不是再一次炮击,而是突击部队留下来断后的侦察兵引爆了那些严重损毁,无法跟随大部队继续前进的坦克战车。虽然复合蓄电池使用的催化金属氢与特种炸弹使用的催化金属氢有很大区别,失稳爆炸时释放出来的只是氢原子之间的化学能,而不是氢原子核之间的核间能,爆炸威力要小得多,但是每辆坦克上有几百千克复合蓄电池,催化金属氢的总含量以克位单位计算(复合蓄电池的主要成分是让催化金属氢保持稳定的催化剂,所含的氢元素非常少,特种炸弹的爆炸装置中,氢元素所占的比例比复合蓄电池高了3个数量级),爆炸威力不可小觑。

    最后一辆坦克“自爆”之后,印军阵地上才安静了下来。

    过了好久,印军官兵才钻出地下工事。爬上地表阵地。

    确认突击部队已经走远,大部分印军官兵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抢救伤员,也不是加强戒备,而是向东面看去。

    那边,屹立着全球闻名的泰姬陵。

    阿格拉是印度最有名的历史名称,曾经是数个印度王朝的国都,除了闻名遐迩的泰姬陵之外,附近还有阿格拉堡、法塔赫布尔西格里、盖奥拉德奥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其中泰姬陵距离突击部队的突破口不到10千米!

    万幸的是,指挥炮战的是裴承毅,不是凌云霄。

    替凌云霄选择突击路线的时候,裴承毅就考虑到了泰姬陵。发生在加尔各答的事情证明,不管战争打成什么样子,只要没有让欧洲人关心的东西受到影响,欧洲国家就不会大肆指责共和国。毫无疑问,欧洲人不会关心那些在战场上作战的印度军人。在绝大部分欧洲人眼里,泰姬陵这样的印度历史文化遗产更加值得保护。为了避开泰姬陵,裴承毅为突击部队选择了一条较为曲折的前进路线,不然不会用2个小时跑完20千米的直线距离。如果让凌云霄做主,他肯定会直接冲过去,根本不管挡在前面的是印军防御阵地,还是那坐印度最有名的坟墓。

    泰姬陵保住了,阵地上的印军却倒了大霉。

    根据裴承毅的估计。因为选择曲折路线,突击距离延长,炮火覆盖范围增大,所以至少让上万名印军成了牺牲品。当然,裴承毅的这一估计有点不靠谱,因为印军的地下工事非常坚固,能够抵抗炮弹的间接攻击,所以阵地上的大部分印军都幸免于难,死于炮火打击的印军不到5000人。

    战斗并未结束。

    冲破阿格拉防线之后,突击部队没有立即停下脚步,继续向北狂奔了120千米。才在马图拉东面的一座村子附近停了下来。

    派出部队扫荡村庄,收集食物与饮用水之后,凌云霄联系了前线指挥部。

    因为在阿格拉打得太狠,弹药消耗远超预期,战车的损伤情况也很严重,所剩电力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凌云霄提前要求空投物资。

    裴承毅没有与凌云霄讨价还价,立即让袁晨皓去安排空投行动。

    满载物资的运输机早已在机场上做好起飞准备,接到命令后就能起飞,2个小时之内就能将物资送到突击部队手上。

    补给不是问题,下一步如何走才是问题。

    为了把准凌云霄的脉,趁空投物资的机会,裴承毅与他通了电话。

    “继续北上的可能性不大,阿格拉的战斗证明,印军的防御阵地更加坚固,而且打阵地防御战的能力也比以前高了许多。”屏幕上,戴着钢盔的凌云霄更像个战士,而不是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的将军。“虽然没打几次阵地进攻战,但是我觉得印军吸取了我们的经验,特别是空降部队的经验。如果不是印军总结出来的,那就肯定有高人在指点印军。最好把情况反映给军情局,让他们好好调查一下。”

    “已经反映了,而且我认为是美国顾问提供的帮助,当然,这不是主要问题。”

    凌云霄点了点头,说道:“继续北上的压力非常大,你也看到了,阿格拉的印军给我们制造了很大的麻烦。虽然我们已经到达马图拉东面,往北大约三十千米就是新德里外围防御圈,但是部队越往北走,炮火支援的难度就越大。越过马图拉,再前进大约五十千米就是远程炮兵的极限支援范围。从战场局势来看,我军越过马图拉就很难回头,只能一鼓作气的往前冲。没有炮兵支援,突击部队坚持不了多久,所以我建议在马图拉转向。”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是计划的内容。你们可以在马图拉转向。”

    “关键是向东还是向西?因为没有收到战场信息,所以暂时无法确定新的突击方向。”

    “我会尽快把战场信息发给你,只有一点可以肯定,瓜廖尔以北的所有印军都在寻找你们。毫无疑问,美国会竭尽全力协助印度,美国的侦察卫星将在两个小时内发现突击部队的行踪。虽然传递情报需要时间,但是根据我的估计个小时之后,印军就将知道你们所在的位置。以印军的战场行动能力,大约六个小时之后,第一支印军就会与你们遭遇。也就是说,你们必须在六个小时之内离开空投场。”

    “空投什么时候开始?”

    “机群已经出发了,两个小时内到达空投场。”

    “还有四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足够我们喘口气了。”

    “尽快出发,绝不要停留得过久。因为攻打博帕尔的战斗即将开始,38军的两个炮兵旅无法继续为你们提供支援,所以接下来的战斗,除了第775炮兵旅之外,就只能靠你们自己了。”

    “只要不遇到阿格拉那样的情况,一个炮兵旅足够了。”

    “最后,我建议你向西突击。”

    “向西?”

    “对,向东突击的话,起到的牵制作用并不明显,只有向西突击,才能最大限度的拖住瓜廖尔以北的印军。别忘了,占西只有几支非战斗部队,如果印军回过神来,集中兵力攻打占西,我们就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更重要的是,突击部队绝对不要远离新德里,要时刻保持攻打新德里的状态,要让印军相信,突击部队的目的地就是新德里,只要新德里的防线出现漏洞,突击部队就将杀入新德里。”

    “如果占西失守,就算攻入新德里也没有多大意义。”

    裴承毅冷冷一笑,说道:“事情得分两个方面,如果印军敢拿新德里换占西,就算需要暂时停止攻打博帕尔的作战行动,对我们也是有益无害。当然,我有足够的把握,只要突击部队对新德里构成了威胁,就算给印军一个天做胆,他们也不敢放弃新德里,把赌注全部押在博帕尔上。”

    凌云霄微微皱了下眉头,有点将信将疑。

    “你只要记住一点,38军占领博帕尔之前,突击部队绝对不能松懈,要一直对新德里保持威胁。如同我在战役部署阶段跟你说的,突击部队规模有限,只有充分利用装甲部队的突击能力,才能在战场上拖住数十倍印军。绝对不要停下来与印军打阵地战,也不要与印军拼实力,要在运动中作战,牵着印军的鼻子走。”

    “明白,我知道该怎么做。”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战场信息会马上发给你,如果有什么要求,随时与我联系。还有,别忘了汇报进展情况。”

    “是,裴总!”

    结束通话,裴承毅把作战参谋叫了过来,让他立即把最新的战场信息发给突击部队。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战场信息,成为了决定突击部队命运的关键因素。

    实际上,没有任何可以值得高兴的地方。

    阿格拉防线被突击部队突破之后,新德里南面就只剩下马图拉防线了。因为马图拉北面的防御部队还在组建之中(主要是预备部队),防御阵地也没修建完毕,所以只要让突击部队越过马图拉,就能在毫无遮挡的情况下杀入新德里。

    对印军来说,死守马图拉是唯一的选择。

    裴承毅与凌云霄通电话的时候,马图拉的印军已经进入防御阵地。

    与裴承毅预料的一样,除了安排小股侦察部队搜寻突击部队之外,马图拉的印军主力部队没有离开防御阵地。这也很好理解,阿格拉的战斗证明,突击部队身后有一支实力极为强悍的远程炮兵。离开防御阵地与突击部队打野战,恐怕是突击部队最求之不得的好事。在野外作战,印军的装甲部队不但拼不过突击部队,规模庞大的步兵还将成为远程炮兵的屠宰对象。要想守住马图拉,印军只能坚守阵地。

    幸运的是,印军对突击部队的实力仍然不够清楚。

    从马图拉出发的侦察部队集中向南搜索,也就是说,印军根本没有预料到,突击部队能在突破阿格拉防线后数小时到达马图拉东面。

    当然,这样的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只要印军侦察部队没在南面找到突击部队,就会扩大搜索范围,迟早会撞上突击部队。

    除了马图拉的印军进入防御阵地之外,瓜廖尔、阿格拉等地的印军也在向北集结。

    此时,印军已经判断出北上的只有一支规模不是很大的突击部队,共和国军队的主力正在博帕尔方向上。正是如此,印军才敢调动瓜廖尔与阿格拉的驻军围剿突击部队,而不是用马图拉的部队围剿突击部队。

    与马图拉的侦察兵不同,北上的印军的正面宽度超过100千米。

    毫无疑问,印军正在进行拉网式的搜索,准备利用庞大的兵力,把突击部队逼向马图拉防线,然后与马图拉的印军围歼突击部队。

    双方都在与时间赛跑。

    突击部队能否及时离开空投场,将决定由谁掌握战斗主动权。

    19点30分,夕阳的余辉中,运输机群到达空投场上空。

    空投进行得非常快,每批运输机只进入一次,不管有没有投下物资,都直接向西飞行大约150千米,再转向返航。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印军无法根据运输机群的飞行线路找到突击部队。

    还有4个小时,突击部队就必须再次出发!

    cc

  • 阅读提示:按键盘方向左键(←)向前翻页,按键盘方向右键(→)向后翻页,按键盘方向上键(↑)向上滚动,按键盘方向下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