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老南京人
“你做事情还是太鲁莽了,我已经听说过这些事情了,这真的是不太好办,孔宋两家还是非常有势力的,在整个国府内部他们可以说是非常难缠的。”
进了门之后,老爷子一句话也没谈两个人之间的儿女私情。
因为老爷子也是过来人,自然知道两个人此刻脸皮都比较薄,所以谈的都是军国大事。
“老爷子教训的是,但我这个人就这个脾气,你说咱们那么多兄弟在前线拼命,他们为了这个国家连命都不要了,可是孔宋两家干的是什么呢?如果咱们没给钱的话,也算是咱们这边不对,早早的就把钱给了他们,他们非但不早早的为前线将士购置粮食,反而拿这个钱出去放高利贷,现在粮食的价格贵了,他们又不想有着一点儿的损失,难道所有的事情都得随了他们的意吗?”
说起这个事情,李二虎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李二虎是从现代社会来的,虽然也知道人人平等是一句空话,但你这个时候挖国家墙角总不是什么好事吧!
况且淞沪战役李二虎如此的重视,牺牲了那么多人才打成这个样子,一旦要是因为粮草的问题跟不上的话,那恐怕就有要命的事情发生了。
“你这个小子还是年轻呀,不过跟我年轻的时候差不多,也算是有热血,看到不平等的事情就要管一管,你现在的实力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就算是在南京闯出了一些不要命的事情,那些人也不敢把你怎么样,国内到处都是战火纷纷的,你的人支撑起了几大战场,只要是这些人不想当亡国奴,他们就不敢把你怎么样在南京使劲的折腾,就是既然校长把这个事情交给了你,那不管有多大的阻力,你都必须得把这些蛀虫挖出来才行,这也是爷爷交给你的任务。”
听了老爷子的这个话之后,李二虎心里算是有底了,但旁边的这些人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他们还以为老爷子会劝说李二虎懂得进退呢,千万不要把这个事情做的太过分了,谁知道老爷子竟然是鼓励李二虎去闯祸。
“爷爷你说什么呢?孔宋两家在党国内部是个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这个人就是一根筋,真要是到了南京的话,没准会把天给搅翻的,就算你不说他都有可能把事情给弄大,现在得了你这个命令还不真得把南京城给拆了呀!”
刘洁在旁边急的都要哭了,那边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把自己的身体都给搭进去了,才算是让李二虎收敛着做事儿。
没想到一会儿的功夫就让老爷子给说的激情澎湃的,这要是到了南京的话,李二虎怎么可能会收敛呢?
“你这个丫头就是妇人之见,考虑的事情太多,现在放眼整个国内,谁又有他的条件更好呢,校长为什么选择让他当经济稽查小组的小组长呢?校长也是看清楚了,除了他之外,国内没有人敢做这个事情,校长对这个国家也是有很深的感情的,但是当年他上位的时候,孔宋两家给了太多的支持,如果要是他做的太过分的话,那么别人恐怕得说他刻薄寡恩了,但把这个事情交给李二虎就不一样了,李二虎能把这个事情做得妥妥当当,既能够满足前线将士的要求,又能够满足他的面子。”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老爷子不愧是党国元老,在看问题上跟其他人也有不一样的看法儿,很快就能够把很深的内容给说出来。
李二虎在旁边也是点了点头,果然就跟老爷子分析的差不多,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国之蛀虫就是国之蛀虫。不管你们以前的时候做了什么事情,今天你们做的这个事情就不对。
咱只要是到了南京,不管查到谁那里,最终都得把该抓的人给抓起来。
“不过你小子可给我听好了,做事情就要做成铁案,不能让任何人翻案,空军的事情想必你也听说了,校长找的那些调查人员也算是铁面无私,可耐不住校长最后被枕头风影响了,所以最后没有调查下去,反而是那些调查人员都吃了亏,这一点在你的身上不可能实现,因为你的身后有百万大军,但是调查到最后如果调查不下去的话,那你自己就得想想了,到时候阻碍你调查的可能就是校长本人了,所以必须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办成铁案。”
老爷子说到这里也十分激动,李二虎的心里也点了点头,当初李二虎就想到了这一点,但是并没有老爷子看得那么清楚。
校长别看现在是反对贪腐的,可如果真要是查出来的人太多,到时候校长可能就要维持稳定了,肯定会要求这件事情快速结案的。
那个时候李二虎的行动也有可能就是虎头蛇尾了,李二虎又联想了一下大公子进行了打虎运动,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
刚开始的时候校长也是全力支持的,但是最后查出来的人太多了,所以校长只能是息事宁人。
当时校长权衡利弊之后,认为动孔宋两家对整个党国不利,会引起整个党国的根基不稳。
现在这个时候而孔宋两家还没有发展的那么深,所以如果要是李二虎执意要动的话,没准还能成功的。
晚上的时候老爷子大摆宴席,在这里跟李二虎好好的喝了一顿,说起对这个国家的感情,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们这些老一辈的前辈。
当年都是提着自己的脑袋为了这个国家的,谁知道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幸好在抗战的过程当中还有很多人没有忘本,要不然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可能这个国家老早就坚持不住了。
“对那些贪腐之人一定要彻查到底,但是对前线有用的人尽量把他们给保下来,任何事情也超不过这场反侵略的战争…”
老爷子喝下半斤白酒之后,就让下面的人扶着上去休息了,临走给李二虎留下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