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节目录

    -
  • 阅读设置

    主题:
    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黑体
    字号:
    14px 16px 18px 20px 22px 24px 26px 28px
  • 重生之军工霸主
  • 目录

  • 设置

  • 书架

  • 手机

重生之军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更新时间:2021-01-20 13:11:29 本书:414.36万字 本章:2194字
  • 第1359章 猜得真准

  • 仅就地理位置而言,如果能有效控制距离吕宋岛西岸只有约230公里、距离菲律冰首都马尼拉只有约350公里的黄岩岛,当然是可以让这个国家安静下来听人好好“讲道理”的一张好牌。

    虽然这张牌目前还实际控制在米国人的手中,不过这并不妨碍谭振华为将来做出一系列的准备和安排。

    既然是离华夏本土大陆上千公里的岛,那第一件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自然就是勾连大陆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船。

    肥水不流外人田,要造新船,自然是要照顾老朋友生意的。

    已经学成归国,并被提拔为副所长的朱英福一听说谭振华找上门来是要造船,顿时心里就一个激灵——他可也是一名老军工了,去年南沙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他能不知道么?而除了华夏海军以外,那件事的另外两大主角人物都和他有点关联,人自然就是谭振华,这物么,就是当年他和他所在的汉阳船舶设计研究所帮着设计建造的两条船。

    一艘在讨论设计方案时就被戏称为“临时航母”的散装货轮以及一艘被船东要求能在里面跑坦克的滚装船。

    当然现在他已经知道了,“临时航母”这个外号是一点也没叫错,而那艘滚转船里面跑的虽然不是正经八百的坦克不过也差不多少,是装在坦克底盘上的“萨姆6B”和“石勒喀河”。

    现在回想起来,朱英福敢百分之百地肯定以及确定,当年他从导师杨槱那里半路截回来的这两条船的生意,眼前这位谭老板最开始设计的目标就是为了应付南沙海战那样的场景!

    所以,这是谭振华在多年之前就已经在为3.14海战做准备了吗?

    朱英福免不了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不过他自己也意识到这种想法其实挺荒谬的——除非这人真的有能预测未来的本事,不然,这逻辑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

    “也许,这真的只是一个巧得不能再巧的巧合。”他只能选择相信这样的结果,虽然他自己都对此充满了疑问。

    不过有一点还是可以肯定的,但凡是谭振华找他要造船,那这船必定充满了古怪。

    而在听完了谭大老板对新船的要求之后,他只能感叹,自己猜得可真准!

    这位满肚子胡思乱想……奇思妙想的船东这次一口气要新造三种类型6条船,而且一种比一种古怪,一条比一条难!

    这第一种,是他提出要造两艘满载排水量达到30万吨的超大型散装货轮!

    现在已经是1989年,由于当年帮“船王”包钰刚建造的“长城号”货轮的质量让老爷子非常满意,之后便一口气又下了多条船的订单,并且老爷子还发动了自己的人脉资源,帮华夏造船业在国际上狠狠秀了一把,比如,随后交付的“世沪”号货轮的剪彩仪式是由时任菲律冰总统马科斯夫人主持的,“东星”号的下水典礼则请来了巴昔总统夫人杜尔赛·菲格雷多,而“世谊”号的剪彩,居然请动了不列颠首相萨切尔夫人!

    (以上为史实,感谢包老爷子为华夏造船行业走向世界做出的杰出贡献!笔者注)

    连续几场高规格的公关秀,让华夏造船业在全世界一时间名声大噪,订单也因此而纷至沓来,逐渐成长为世界造船行业的一股重要力量,自“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1986~1990)至今,华夏已经实现了250万DWT(DWT意为载重吨,船舶建造单位,计算方式为:该船舶的“最大排水量MDT减去“船舶自重”LDT,为国际通用船厂业务衡量指标)的船舶建造,到“七五”结束,有望实现350DWT,其中超过50%为出口订单!

    由此可见,华夏的民船造船行业已经逐步走上了一条良性的,能够自我循环的发展道路。

    但是,身为业内资深专家的朱英福却也知道,在这表面的繁荣背面,很多问题也正慢慢浮现。

    比如,绝大多数的出口船只,船东都会要求在船上安装从国外成套引进的动力系统、气象及导航雷达及其他电子设备,大部分情况下华夏就只是造了一个船壳;

    再比如,华夏目前建造的商船,主要还是以要求相对较低的中小吨位散装货轮和集装箱货轮为主,客户选择华夏船厂建造,也主要是因为华夏的人工费用相对低廉,所以整船的造价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就以散装货轮为例,目前华夏承接建造过的最大吨位就是“巴拿马级”,船长小于294米,宽度小于32米,吃水深度小于12米,最大载重量不超过6.5万吨,最大排水量在10万吨以内。这个尺寸和吨位是为了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而限定的,也是国际上需求量最大的远洋贸易货轮,可这位谭大老板倒好,上来就要两艘30万吨的超级巨轮!

    从设计的角度来说,朱英福不认为30万吨的大船对本所存在什么无法逾越的障碍,本所的技术实力他心里有数得很,最近这些年因为接的各种外单不少,效益不错,又新招收了不少年轻人,这些人的头脑更加灵活,对新技术的掌握也更快更熟练,所里的现代化设计手段也经过了一再升级,什么最新的SGI图形工作站啦,CATIA软件啦,年轻人们都玩得很溜,绘图板加丁字尺早就被扔进仓库里吃灰很久了,以至于老总工、“华夏导弹驱逐舰之父”潘镜夫潘老爷子私下里还对他感叹过自己就要跟不上时代了。

    但能设计出来并不代表就能造出来,朱英福可是清楚得很,30万吨的巨轮,其动力至少需要3.5万马力以上,甭管是用柴油机还是蒸汽轮机,其动力系统明显不是如今的华夏能搞定的,当然这件事谭振华肯定有他的安排和考虑,这个暂且放在一边,最麻烦的问题在于,华夏现今最大的船坞就两座,分别位于大联造船厂和魔都江南造船厂,都是10万吨级的船坞,也就是说,华夏目前根本就没有能造30万吨级巨轮的船坞!

    连船坞都没有,这30万吨的超级巨轮要在哪里造呢?

  • 阅读提示:按键盘方向左键(←)向前翻页,按键盘方向右键(→)向后翻页,按键盘方向上键(↑)向上滚动,按键盘方向下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