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北牧南耕
就目前来说,燕然道经济方面已经公布的政策只有两项,一是“北牧南耕”,二是“以畜换粮”。
所谓北牧南耕,就是以高阙郡为界限,把燕然道分为南北两个地区。高阙郡以北,水草更加丰茂,因此主要以发展畜牧业为主,并且由监牧司统一管理。草原民族的牛羊品种品质要远高于中原品种,但华夏族的畜牧防疫技术、饲料喂养技术也是落后的游牧民族并不具备的。
再加上统一的牧场管理,合理规划放牧的周期与地点,更加高效的牧场管理,监牧司的存在能够大大提高柔然地区的畜牧业生产效率!
高阙郡以南的部分地区有一些可利用的耕地,同时还可以适当改牧为耕尽可能地发展农耕业。通常来说,将草场改为耕地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为了一时的粮食产量破坏草原生态,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最后造成土地荒漠化,可以说是危害后世。
更何况从地理上说,草原之所以为草原,就是由于气温偏低,降水量不足等因素,而这些都是制约粮食作物生长的关键。因此强行将草原改为耕地,效果可能会非常差,根本种不出多少粮食。
但对于有系统辅助的严浩来说,这一点并不成为问题。要知道万神殿中后社稷神庙的效果就是大幅度更改国家的农业气候,让可能危害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大大改善。有了这个东西存在,适当地改牧为耕,仍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万神殿的五座建筑中,严浩目前只兑换出了黄帝神庙,从战场实战结果来看效果拔群,大魏士卒无论勇气还是毅力都有大规模提升。而一旦能将五座建筑合并为万神殿,建筑效果奖励是能够翻倍的!因此严浩也在心里把万神殿定为下一个必须要兑换的物品。
如果“北牧南耕”政策进行的顺利的话,北部畜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再加上南部农耕的补充,就能够基本满足燕然道地区的粮食需求,并且还能跟得上未来人口的发展。
即使出现少量粮食缺口,也可以建立起成型的粮食转运机制,由丰饶的河套地区、关中地区为燕然道输送粮食。这就是所谓的“以畜换粮”,也就是通过市场运行,将燕然道的优质畜牧产品运输到中原地区换取满足生活需要的粮食。
早在严浩当初进行朝廷机构改组的时候,就已经长远地考虑到了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才特意成立了均输寺作为专门管辖交通运输的部门,而且大笔的银两往里面砸。如今的大魏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了非常完善的官道体系,足以支撑长距离的运输。
总的来看,这两项经济上的政策能够基本保持解决燕然道的粮食问题,至于更长远的经济发展方略,还需要后续再做定夺。
经济要发展,军事也不能放松。如果说西域地区的安全问题主要在于外患的话,那么在燕然道就要更多地考虑内忧。
这些原本的游牧民族转入半定居的生活,是否会因为不适应而产生背离之心?中原地区移民的迁入是否会引发矛盾?柔然旧贵族是否会兴风作浪?这些都是需要地方的问题。因此燕然道的军事力量绝对不能放松。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