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文化产业
歌舞不休任务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个月以后就会顺利完成。当然,在这一个月内龙元殿不仅成了歌舞的盛会,还成了供严浩恣淫意乐的场所。
一旦他处理政事劳累或者心烦,就必然会来到龙元殿观赏歌舞解闷,而一旦皇帝到场,宫女们身上的衣服就会越跳越少。
当然,作为领唱的冉颖颖和领舞的妲己更是承受了严浩最多的炮火。
这场荒诞的盛会广为流传,成为严浩又一个著名的享乐主意。不过毕竟这是他在后宫自己搞的东西。朝臣们倒也没太多干涉。
可严浩宣布要实施的另一个举措就引起了渲染大波。那就是建立鸿都门学!
所谓鸿都门学,就是不教学生礼义春秋、儒学经典,而是以诗赋书画为考察内容,大大违背了大魏传统的教育理念。
对此,以林松为代表的老臣们提出了激烈的反对,理由就是会诗赋书画治理不了国家,让这样的人为官反而会败国误国!
听到这些意见以后,严浩不以为然地反驳道:“谁说进入学校就是要当官?在学校念书,是为了陶冶情操,只要能修生养性,学什么都行,诗赋书画也是一技之长嘛!”
严浩作为一个现代人,眼光自然比这些旧知识分子要开阔得多。传统社会下以从政为主要目的教育培养方式不是不好,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国家培养出合适的政治人才。
但关键在于,对于一个真正良性的、有生命力的社会来说,光培养一些通经明义的读书人是不够的!所谓文化建设,就是要全面培养各方面的文化人才,增强社会总体的文化氛围。
这也是严浩认为“鸿都门学”这个东西就算不是任务要求他也会去做的原因。这是少有的表面看起来是昏君的荒唐之举,实则有其社会价值的昏君任务之一。
至于说文化底蕴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总体来看,在一个封建社会加强文化建设虽然不如现代社会那样紧迫,但依然有其必要性。
其意义首先在于社会稳定度,这也是严浩最关心的东西,毕竟他还想要舒舒服服地当他的太平君王呢。平均文化素养的提高能够增强社会稳定度,这一点不难理解,一来百姓们的素质高了,自然就不那么容易被蛊惑,二来百姓们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满足,就不会随随便便起来造反。
而传统的经史子集,都是给有志于入仕的读书人看的,对老百姓来说太过遥远,发挥不了什么影响力。反倒这些诗词曲书画什么的,雅俗共赏,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辐射能力。
另一方面来说,文化产业就算是在古代也是可以转换为生产力的,其产业价值还不容小觑!要知道,古代虽然没有电视网络报纸杂志,但是有茶馆、酒楼、青楼、勾栏、书院和文馆等等文化产所的!
兴盛的文化产业能够带动这些场所的消费,进而又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商业贸易日渐兴盛的大魏,这其中的价值也很客观。
因此严浩坚定地认为“鸿都门学”的创建很有意义,最终力排众议,宣布要用最快地速度建立鸿都门学,并且招收第一批学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