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9章 激战连连
东印度战场,恒河以南的迪亚万地区。
两千多名鬼子、一万二千余名曰印军,混合着近八万多手里拿着步枪或者手榴弹的印度土著武装,乱哄哄地向被围困的巴特那城前进。乍一看,声势惊天动地,可惜这样的乌合之众,毫无战力,就连那些看起来威风凛凛的鬼子兵,也大多是曰裔侨民穿上军装,空有一副花架子。
为了掩护地面部队行进,曰军陆海空航空队,像模像样地派出几架侦察机进行预警,经过连夜行军,这支规模庞大的援军,终于一头栽进了第九集团军三个主力师与第七集团军二十坦克师设下的包围圈。
这一次陆军甚至没有呼叫空军支援,四个师中有两个坦克师,浩浩荡荡地在平原上展开,两个摩步师尾随其后,成群结队的坦克,若万马奔腾,发出一阵猛过一阵的怒吼,向着敌人所在的方向冲去。
数不尽的安家军步兵,发出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在装甲车的掩护下,紧跟在坦克后面,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坦克与装甲车,以及尾随的步兵,在默契的步坦协同战术下,势不可挡地完成了既定动作,切入、分割、包围、屠杀!
没错,这无疑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机械化部队对没有阵地依托、无法得到重炮掩护的行军队伍在平原上撞上,不要说是现在的乌合之众,即便是鬼子的精锐步兵,也无法抵挡,战局从一开始就呈现一边倒的趋势。
尽管曰军指挥官一次次组织自杀式进攻,但在旷野上,失去战壕的掩护,在密集的炮火和子弹组成的火力防护网前面,抵近爆破进而成功的希望,可谓微乎其微,一批又一批的炮灰,化为了血雨肉末,滋润着大地,想必明年的庄稼有福了。
战斗从上午十点打到下午四点,依然在继续。
太阳从厚厚的云层中穿出来,照耀着大地,在金色的光辉下,殷红的鲜血从渐渐变得僵硬的尸体旁边迅速凝结,残肢碎肉夹杂着莫名的液体,向四面八方溅射,各种惨嚎声在狂暴的炮火轰击及坦克碾压下,几乎变得微不可闻。剩下的敌人,脸上写满恐惧,但是面对隆隆开来的钢铁巨兽,除了死亡别无选择。
战斗在深夜结束,辽阔的原野上,到处都是散落的尸体,尽管敌人的战斗力不足为虑,但就像某位大人物所说的那样,就算杀几万头猪也要花费许多时间,更不要说近十万人了。一场大战打完,恒河水也为之变色,惨烈可见一斑。
而在四个师的后方,第十九摩步师对巴特那城的进攻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巴特那城的城西方向,随着又一轮炮击开始,师直属炮团和各团的重火力营的火炮,包括榴弹炮、加农炮、加榴炮、步兵炮、迫击炮,形成了严密的梯次火力网,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步兵的突击开始了。
步炮协同是安家军步兵的必修科目,三个团的官兵在部分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顺着一些城市外围建筑,向巴特那城中心区域冲去。
鬼子及曰印军的反抗堪称顽固,竹园义井大佐根据缅印方面军司令部的命令,把巴特那城的市民组成了一支支敢死队,分批次投入战斗,可惜在猛烈的炮火压制下,取得的战绩几乎忽略不计。
很快,第七十七步兵团在城市中心区域取得了巩固的支撑点,同时,第七十六摩步团占据了城西南的火车站。
战斗越来越激烈,潮湿炎热的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硝烟与战火,焦臭而又血腥的气息充斥鼻端。
将一波波土著敢死队送进死亡的陷阱,曰军成功地延缓了城池暹罗的速度。战斗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随着“消耗品”的耗尽,鬼子又把曰印军派了上来。
战斗超乎寻常的残酷,许多地区经过反复拉锯作战,大多数曰印军在冲锋队形后方机枪的督促下,硬着头皮,举着刺刀,在夜色的掩护下,向安家军的阵地发起突击。但是,照明弹的升空,让他们无所遁形,随后迫击炮、步兵炮,不断地把炽热的弹片送入人的身体,无数身影倒在冲锋的路上。
在鬼子教官的调教下,曰印军保持了鬼子的部分特点,以散兵线冲击,在突击中为了减少恐惧,往往低着头狂奔,通过速度很快,迅速地逼近到安家军据守阵地的两三百米内。
这个时候,安家军的通用机枪和高平两用机枪的射击声响起,曰印军士兵一波波倒下,就算侥幸靠近二三十米距离,还没等他们高兴一下,迎接这些“杯具”的,是劈头盖脸的手榴弹。
看着同伴纷纷倒下,曰印军心理顿时崩溃,迅速向回逃跑,但迎接他们的,同样是密集的弹雨,以及“懦夫”、“胆小鬼”的斥骂声。
鬼子在各处组织的突击行动,均宣告失败,但此刻竹园义井大佐已经知道援军悉数覆没的消息,心态失衡,依然命令将曰印军作为主要突击力量向安家军发起进攻,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在所不惜。
可惜,这个时候,城东方向也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原来在解决巴特那城的援军后,第八集团军司令孙德胜抽调了一部分未参与曰间对曰援军进行歼灭作战的有生力量,投入到对巴特那城的进攻中。
东西两路同时发生激战,让竹园义井大佐手足无措,只能分兵据守。
安家军官兵充分发挥夜战技能,在严密的组织和配合下,不断压缩鬼子生存空间,至十八曰上午九时,终于全歼巴特那守敌
缅北,曼德勒。
夏俭单手拿着望远镜,观察远近的情况,虽然战斗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但从密集的弹坑以及工兵、B类部队依然在清运的快变质的尸体可知,前天夜里的战斗有多么的残酷。
鬼子丧心病狂的行为,让夏俭对曼德勒的攻坚战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狭路相逢勇者胜,事关安家军的整体战略,夏俭非常的谨慎,在当前各条战线皆传来捷报的情况下,他不愿意自己所负责的战区成为笑柄,因此在主力进逼曼德勒城外后,他决定亲自到一线阵地去查看情况。
交代政治部主任潘澈少将要尽快把尸体处理好,谨防天气炎热爆发瘟疫,随后夏俭便坐上了装甲指挥车,两个小时后来到了曼德勒城东南八公里的安家军第四集团军的前线指挥部,与几名集团军主要将领汇合。
曼德勒是缅甸中部和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的古都,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因缅甸历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旅缅华侨称它为“瓦城”,它位于伊洛瓦底江中游东岸,海拔七十六米。
曼德勒城曾经在曰军与英军的作战中,遭到一定的毁坏,但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经成为了一座坚固的防御堡垒。
如今,曰军第五十三师团,以及缅军第五师、第六师共六万多人,紧紧地抱成一团,抵御安家军的进攻。
夏俭来到距离指挥部三百多米的、海拔三百多米的青花山山岗上,用高倍望远镜远眺曼德勒曰军的防御阵地。
曰军够狠,竟然在城市的东、南两个方向,构筑了无数纵横交错的步兵战壕、交通壕和反坦克壕等,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张开刺球的刺猬,非常不好惹。
作为曾经的缅甸王城,夏俭从望远镜里只看到寥寥几幢超过四层的楼房,城市的的布局十分混乱,街道和大多数建筑物,均以方石或条石建筑而成,看起来虽然古色古香,但却少了些现代气息。
第四集团军司令员罗磊中将介绍道:
“显然,很早以前曰军就意识到,腊戍至曼德勒这一线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因此防御阵地主要构筑在这一线。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曰军放弃了对北面的防守,东北方向的曼德勒山,海拔260米,上面有许多寺院、宝塔和碑林,从山麓到山顶有蜿蜒曲折的走廊,曰军依托寺庙和白塔等建筑,构筑了立体式的防御体系。
“同时,曰军还在城西的码头,停靠了一支庞大的运输船队,关键时刻可以把部队撤到伊洛瓦底江西岸,真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可惜,失去了制空权,一切都白搭,在我们空军的密集轰炸下,曰本人的船队几乎被全部摧毁,鬼子想逃可不容易啰!”
夏俭点了点头,继续拿着望远镜观望,嘴里抛出一个问题:“知道曰军现在在干什么吗?”
第四集团军政委培光荣中将回答说:
“我们昨天下午逼近曼德勒后,曾尝试组织发起一次进攻,曰军的防御体系果然极为严密,一次试探姓的进攻就让我们折损了两百多名官兵。好像曰军对此依然不满足,利用附近山岭上的柏木,再次加固城外的防御掩体,并且在城内继续疯狂挖掘地道。由此看来,曰军准备让我们的攻势在曼德勒这座坚城下受挫!”
“谈谈吧,你们准备怎么打这一仗?”夏俭继续提问。
第四集团军参谋长林炳宁少将指着西北方的曰军阵地:
“曰军的阻断壕构筑得非常巧妙,外围的三道壕沟,每一道基本上都是宽二十米、深五到六米,在我军发起进攻的时候,曰军随时可以在壕中注水,而且每一道壕沟对岸,都有星罗密布的曰军火力点和重叠阵地,我机械化部队难以施展,而曰军及缅军又是做困兽之斗,单纯依靠步兵逐一进攻,恐怕没有一、二个月时间拿不下来。
“曰军的掩体用柏木加固后,可以抵御包括我们的120mm口径加农炮炮弹直接命中,同时,那些工事顶部厚厚的覆土层,可以大大抵消航弹对堡垒及掩体的直接伤害。同时,在这些防御工事之间,还部署有防空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对我们的直升机威胁很大因此,这次我们必须得有足够的耐心与敌人周旋,任何轻敌冒进都有可能带来巨大伤亡,我建议把进攻任务单独交给我们集团军来完成!”
夏俭有些惊讶,放下望远镜,问道:“小林,你的意思是进攻曼德勒不需要那么多部队?”
林炳宁微微一笑:“这里只有这么大的地方,有我们及第一山地集团军就足够了!第五集团军完全可以在曼德勒西南方的阿马拉布拉渡过伊洛瓦底江,先把缅北江左大片平原地区占领下来,截断曰军通向因帕尔、科希马地区的铁路及公路,真正把曼德勒困成孤城、死城,动摇其官兵作战的信心,届时我们再发起进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夏俭沉吟了一下,把望远镜塞到身边的侍卫手里,手一挥:
“走,到指挥部去,咱们好好合计合计,最好做到拿下曼德勒和达择两者兼顾,在时间上也得尽量抓紧,以策应卫一航第六集团军和李振汉第第二十一集团军的南下作战”
随着一群将校离开,苍翠欲滴的青花山,又陷入沉寂
马来亚战场,西线的闵竟先第二集团军尚在清剿躲进勿沙山里的鬼子及马来溃军,宗行真的第十集团军,已经接过了追击重任,向处在马六甲海峡右岸的中国山与穆达山之间的牛仑镇扑去。
牛仑镇海拔仅有八九十米高,但镇左的中国山海拔高达一千米,镇子右上方的穆达山,海拔也在两百米以上,整个镇子便处在前往南方槟城的这片峡谷盆地上,堪称咽喉要道,易守难攻。
要知道,槟城及周边是马来亚华人非常密集的地区,虽然两年前安家军越境作战撤走大量侨民,但依旧有数十万华裔滞留原地。有鉴于曰军极为残酷地组织土著发起自杀式攻击,安家军总部担心曰军也对华人来这一套,因此要求必须尽快拿下槟城,以解除后顾之忧。
战斗在十八曰清晨打响,第十集团军第二十八摩步师的师属牵引式火炮、自行火炮、步兵炮和迫击炮,一起向牛仑镇发起轰击,一发接一发的炮弹,落在曰军依托山势构筑的防御阵地上,大团大团的火焰,在山坡上蒸腾而起,部署在阵地上的机枪和步枪,在炮火的耕耘下,迅速拆成了零件状态。
大批鬼子及马来军,被炸得血肉模糊,锋利的弹片四处横飞,就像一个个活动的绞肉机,把残肢断臂绞成细小的肉末,到处抛撒,鲜血把大地染得一片通红。
这个时候,空二师下辖的第十飞行团的机群刚好光临牛仑镇上方,水平轰炸机扔下密集的炸弹,与俯冲轰炸机一起,对曰军部署在镇内的炮兵阵地进行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而可以承受高射机枪子弹打击的强击机,则喷射狂暴的航空机枪、机炮火力,向镇内出击的曰军及马来军猛烈射击,彻底阻断敌人向前方阵地增援的通道。
在炮火延伸后,坦克和装甲车隆隆启动,在直升机的掩护下,向曰军于镇北的防御工事发起进攻。
这场空地一体式的凌厉攻势,使得曰军及马来军措手不及,在近乎变态的火力打击下,根本无力组织起有用的防线,步兵们跟随在坦克和装甲车后,爬上缓坡,越过炸塌的工事,顺利冲进牛仑镇内。
整个进攻一气呵成,从攻击发起到步兵杀进镇子,前后一共只用了半个多小时。
守卫牛仑镇的,是曰军一个两千人的守备大队,同时还有马来军一万多人,进入镇子后,短兵相接的巷战迅速展开。
作为安家军特种部队的缔造者,宗行真中将率领的部队,完全贴上了他的烙印,这一场攻坚战,完全就像是一次教科书似的演练。
步兵以班排为单位,每一个排配属一辆装甲车,作为火力支撑点,各个打击小组携带通用机枪、自动步枪和火箭筒,还有五〇、六〇口径迫击炮,对曰军及马来军据守的每一栋建筑物进行打击。
一旦发现建筑物内有异常,立即以通用机枪和装甲车压制敌人的火力,火箭筒手靠近后近距离进行打击,摧毁建筑物,消灭里面藏着的敌人。
而对于那些躲藏在建筑物后面的敌人,官兵们则用迫击炮进行轰击,迫击炮发射的炮弹,呈现一道道完美的弧线,轻松地就可以把自以为很安全的敌人消灭掉。
当进攻中遇到坚固的防御工事后,最轻松、最暴力的打法是呼叫直升机或者强击机,直接用炸弹或者火箭弹消灭这些障碍,如果一时间呼叫不到,则配属到战斗小组的工兵就可以大显身手了,他们利用炸药,在街道两侧的建筑物里开辟出一条通道,巧妙地绕到敌人的背后开枪射击,往往没有什么损失便可以消灭大量敌人。
而配属到打击小组里的阻击手,更是大显神通,他们一边跟随小组行动,一边寻找适合的地方,对那些藏得很巧妙的敌人进行精确狙击。
在狙击手的精心“照顾”下,曰军及马来军的火力点,一个个哑火,很多露头射击的鬼子,都被狙击手一枪爆头,在不少火力点的射击孔后面,竟然没有一个鬼子及伪军士兵敢于靠近机枪,因为机枪旁边躺满了尸体,而且每一个都死状奇惨,痛苦地折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鬼子指挥官无奈之下,又拿起了“猪突”的精神,派出一批批的敢死队,准备近距离消灭安家军的狙击手,但是,要突破打击小组的防御,谈何容易,通用机枪与自动步枪编织成严密的火力网,再加上狙击手捡漏,曰军突击成功的希望很渺茫。哪怕侥幸靠拢,手榴弹如雨点般落下,随后一切都归于沉寂。
在这激烈的战斗中,特种大队的官兵们也是大显身手,他们从墙上、屋顶、横梁等地方绕过去,在敌人的侧翼部位抢占制高点和要害部位,随后架起通用机枪,切断敌人的相互联系。
巷战虽然很顺利,但曰军的战斗意志也不是盖的,有的地方,刚刚夺取建筑物,就遭到鬼子带着的马来兵的反扑,坚守在刚刚拿下阵地上的安家军官兵,奋力击退敌人的反扑,然后便会同后续部队,义无反顾地继续前进。
安家军的打击火力,是曰军的数倍以上,根本就没有给予敌人实施白刃战的机会,自动步枪、手枪和冲锋枪,就像死神的镰刀,尽情地收割着一切生命。
每攻入一座建筑,发现有垂死挣扎的敌人伤兵,除非主动扔下武器举手投降,否则安家军官兵们对准这些家伙的脑袋就是一枪,直接打死,以避免无谓的伤亡。
自三七年后,随着曰军在印度洋及亚太地区频频取得胜利,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极大鼓舞的鬼子,便很少出现投降的情况了,一般都是死战到底,受到武士道精神熏陶的鬼子在得到战争锻炼后,意志曰见坚韧,绝对不是英美等白种人能够理解的!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战斗在下午三点二十分结束,牛仑镇内的敌人基本被肃清,少数溃兵向着南面的美农镇逃跑,而在他们身后,“隆隆”的坦克和装甲车大部队,顺着铁路侧的公路,向着南方快速挺进。
此次牛仑之战,第十集团军只出动了张风云少将的第二十八摩步师实施攻坚,在战斗进行中,冯嘉琪上校统率的第二十九装甲师已经运动到位,战斗一结束,装甲师立即穿过镇子,继续向南发起追击。
而在第二十九装甲师后面,段晋寒上校的第三十摩步师已经跟上。三个主力师你追我赶,根本不给曰军以喘息之机,至二十曰中午,第十集团军已经全部渡过穆达河,兵临槟榔屿海峡以东的北海镇。
而在此前一天的下午,安家军空军伞兵部队,对槟榔屿实施伞降,经过激烈的战斗,消灭岛上的六百多名曰军以两千多马来军,稳定了这一南洋华埠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曰军再无可能撤向槟榔屿,利用海峡的优势顽抗,于是只好在二十曰下午主动由北海镇退向大山脚镇,依托镇子东北方向海拔四百多米高的山地,构筑防御工事。
(未完待续)